物联网解析

    物联网从技术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:一是传感网络,即以二维码、RFID、传感器等传感科技为主,实现信息采集和“物”的识别;二是传输网络,即通过现有的互联网、通信网、广电网以及各种接入网和专用网,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计算;三是应用网络,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,手机、PC 等终端设备构成的系统或专用网络,实现所感知信息的应用服务。

    通过物联网对位置信息的感知,这是应用的比较普遍的,但是这个信息也是我们网络不能做的。还有就是图书馆的应用,图书馆所有的图书,人员的管理,现在都用的比较普遍,但是现在也没有和物联网联系。还有物品的管理,医疗场馆,远程医疗,我们也谈了很久了,记得还在80或者90年代初的时候,在这方面应用非常多,也比较成熟,通过网络把最好的医生的技术、治疗的技术把所有病人的检测进行管理和照顾,都全部通过网络。

    我们应当感觉到,对于物联网传感设备的材料起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,因此材料工业也看到了生存,也看到的未来的发展,因为不同的材料做成的传感设备可能效果是不一样的,敏感以及各种特殊的应用场合的服务,需要不同的材料做的传感器。

    任何行业都和IT紧密的连接在一起,因为这是一个互联网的世界。物流业,比如我们现在有人给我们谈这个事,物流业的邮政,我们的邮件运输的过程,如果通过物联网的连接,也可以很方便,就可能不像现在这么原始,当然现在我们的物流业也是越来越先进,但是物联网的出现,可能给我们的物流业带来更好的需求。

    还有环境检测,这是今年的专业的应用,还有就是摇杆,在台湾期间也谈到了风灾,给台湾造成的影响非常大,他们也感觉到像这个问题,如果有物联网,可以好多了,一样我们的汶川地震,生命的寻找,物品的跟踪,如果用物联网可能就会好很多。

    物联网已经开始具体应用在我们方方面面的地方,但是这些仅仅是物联网的一部分,还没有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,如果刚才这些专业的应用和网络联系在一起,但是没有和物联网联系在一起,它的价值、生命可能是有限的,只有通过我们这样的网络,把它产生一个连接,这个物联网、这样的应用才有它未来的长期的生命。也就是说要通过通信网的连接,实现物和物、人和人之间的互联互通,信息获取,传递共享以达到感知世界的社会环境。

    到2020 年,全球物和物互联业务与现有的人和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:1,因此,“物联网”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;到2035 年前后,中国的物联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;到2050 年,物联网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。